编者按:下面是2016年《中药材信息》刊和《永信中药网》文章,其中“药博园”理念可能对“中药文化园”理念是一个补充。
浴火重生再创辉煌 千年药都以中药材贸易为主 实现工业向药膳 农业向药材种植药用蔬菜的转型
千年药都面临新的形势!最近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?
、、、、、、(略)
药市市场既然即将完成它集贸市场的历史使命,走完他上千年的历程,它要浴火重生,与时俱进,实现自己的转型。
一、先说新药都工业园
我们安国建了新药都,那么他在新的形势下,它的定位是什么?我设想,他定位一定是中药工业的生产基地,特别是中药厂的初加工基地。坐落在大城市的中药厂,因为它给城市带来污染,城市需要他搬迁,不搬迁,不离开城市,改造的成本会大大提升。所以,京津冀大城市,我们应当积极把她的中药厂吸引到安国来,形成企业群落,她会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,提升其竞争力,这一点我想政府已经想到了,我们就不多说了。
还有一点就是把新药都建成一个健康食品生产研发基地,一部分企业去做药食两用的健康食品、保健食品,因为它比药品的用量大,市场空间大、发展前景好。例如一个王老吉,消化金银花年需5000吨!河北巨鹿三丰银杞饮料厂,年需枸杞2000吨!我们希望政府注意引进这样企业和引导安国企业进入这一领域,不要再进入风险高,投入大、市场空间小的饮片领域。
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定位就是把安国的企业,引导到健康食品中鲜食食品中来,也就是人们一日三餐的主食食品上来,比如药膳水饺、药膳面条、药膳馒头、药膳拌菜、凉菜、室内培菜(用营养液在室内培育)、炒菜。
笔者在10年前遇到安国一小青年,他给北京通州水饺厂推销水饺3年后,自己在保定利用街道委员会招集退休的老太太,办了一家水饺厂,每天雇佣二三十辆汽车,送往北京各饭店,销量极大,利润可观。北京大都市人多、车多,人满为患,每天要吃饭,饮食才是他们最大的消费,七十年代讲吃饱,后来讲吃好,现在人已经吃出三高、吃出糖尿病来了,都想吃出健康来,这就是趋势和商机!
所以安国这些商户,一定要转向药食两用鲜食上来。
做药食两用鲜食安国人有以下几方面优势:一安国人懂药,比其它地区的人专业。二自己是药都,取材近;京津冀三大都市在其周边,物流半径近。三安国个体户实力小,办药食两用食品厂比办饮片厂投入低。反之,如果做保健品,他需要品牌、团队、资本和渠道,这些都不适宜安国人。所以把安国新药都建成一个药食两用健康食品鲜食基地,是安国药市转型的主要出路,比较切合实际。
千年药都只有转型药膳产业才能救活现在僵死的中药饮片厂、才能使安国从药材贸易退下来的几万人就业、才能给政府财政提供可观的税源!
二、那么,安国人还能干什么呢?
他在中药行业这个产业链上,还能不能找到他的另一个定位?
以前,家种药材是全国各地栽种,千家万户栽种,然后拉倒安国药市销售,现在由于新版药典实施,这样种下去,肯定行不通了,因为他达不到绿色三无药典标准,所以,不管安国、全国各地任何一个地方,仍按传统的方法种植药材,肯定要吃亏了!
中药材生产要走向基地,交易也要走向基地。可以预测今年就是一个中药材基地的高潮年。以后,药材的种植和交易,逐渐走向产地,这是不可改变的趋势,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。
那么安国应该怎么办?安国药市的一部分要分流出来,要把安国办成一个家种药材的种子秧苗繁育基地;一部分人要带着这些种子秧苗、技术参与到各地的种植基地的建设中去。
笔者接触了两个销售药材种苗的商户,他们不是卖药材种苗,而是以种苗作为投入,参与外地种植基地,外地把基地生产的药材交给他们销售,2015年利润过百万。
新版药典实施的药材种植,已经不是昨日药材种植,他要达到绿色三无药典标准,从种苗的选择、到田间管理、到采收加工、到基地土壤、水、空气都要检测,哪一项达不到不合格,达标都实现不了,这需要一定技术含量,中药行业迫切需要这支队伍。如柴胡有三十几个种属,究竟哪个种属种出来才能达标,现在任何人说不清,农民、专家、科研单位都说不清楚。这个能够打标的家种柴胡苗,就需要有人培育 ,过去药材种子秧苗种属混杂的年代过去了!政府建立了追溯体系,医院药店不合格的药品也要追溯到种植户,所以全国需要一个能培育合格药材种苗的基地,以保证药材种植从起步开始就合格,这需要实践摸索和理论的指导。
中国的土地使用了40年的化肥农药,我们的农作物基本上是化肥农药的转变物。现在若不使用化肥农药,还要达到药典标准,这就需要借助现代科技,安国应当培育出这样的人才,参与到全国基地建设中去。像温州人一样跑遍全国,去做生意。像解放初期,全国省级药材公司基本上是安国人参与。在药材种植转移到基地的大潮中,在种药已不是种庄稼那样简单,它需要专业技术的时候,在中药行业的产业链上,安国人当有一部分人,定位到这个产业链位置上。它也解决了安国人就业和药市人员的分流,更重要他保持了安国“药”的优势,发挥了安国“药”的优势。安国人实实在在富了,再去干更大的项目,安国财政才会真正富起来。安国政府和安国人应当是鱼水关系,政府领导在药市转型关键期,当及时引导安国人往正确的路上走,往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路上走。在新版药典实施 ,多数药材不符合药典标准,符合药典标准的药材少之又少,严重的供不应求,种植绿色达标药材,这对行业中的明白人是一个大的机遇!希望安国人能够抓住。反之,你仍旧按照传统办法种植药材,达不到药典标准,成了垃圾,会给你带来严重的损失!希望有人给农民提个醒。
特别一提的是,新药都定位药食鲜食后,它需要大量的药食两用蔬菜,安国中药培育应该向这个方向转向,因为全国人民饮食也在这方面转,安国的百姓种植也要向这个方向转,安国的农民要盯住药膳蔬菜,改变单纯种粮的习惯,要为新药都食品工业提供原料,这样安国农民富裕也有了希望!
转型是艰难的,不转型是痛苦无路的。希望有关部门在舆论上给予这些转型的带头人支持,资金上给予这些人帮助,实际上一个市场就是几个优秀带头人干起来的,是他们带动了一批人形成了市场。
三、再说“药博园”
我想他不可能是一个观赏园,因为单纯的观赏园,没有强大的人流,也不能有,也不可能有门票的收入,难以维持它的正常费用,政府每年要用大量的投入才能做到好看,它是自己的一个很沉重的包袱。
我们想这块土地应该配合我们实施中药安全战略,重铸安国药都质量品牌,在安国药市转型方面做出一个样板来,他自己不但能造血,而且能带带动安国人民致富。给安国药业锦上添花。
我们冒昧地想:这块中药园应该向如下方向发展:
1、建立国家级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安国基地,成为北方药材的活体基因资源库。将北方药材的各品种种在这里,为中药产业保留纯正的后备种质资源。这方面政府向有关部门申报,因为它是国家行为,主要是国家财政出资,减轻了当地政府财政负担。
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可以作为全国观赏、教学的基地,让中药领域的人来这里学习和研究药用植物,观赏药用植物园,他在中药产业链中很重要,可以成为中医药学校的实践教育基地。
2、建立安全优质种子种苗培育与选育基地。引进科研人员,在复杂的品种中找到真正能够达到药典标准的药材种属,因为这些药材种属奇缺,他培育出来应当有市场、有效益,特别是给中药产业作出了贡献,是有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一件事。
3、它应当是一个野生变家种的药材的种子种苗培育与技术示范基地。由于中药产业的兴旺和中国的人口增多,中药用量每年都以两位数增长,我们使用的药材中,90%的是野生药材,他面积有限、资源逐步枯竭,采挖成本日益增高,造成的生态破坏日益严重,野生药材变家种势在必行!比如重楼、白芨,从十几元涨到现在涨到上千元,还难以找到货源,如果不将野生药材变家种,中药产业将成无源之水,危及这个产业的存在和发展。反观,因为从事中药行业的人数很少,极少见有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。所以,正当中药产业兴之日,野生药材短缺之时,安国人切入这方面的研究,是大有收益的,特别是频危动植物,我们加入了该组织,不准捕捉和采挖,而中药配方缺一不可,安国人应该尽快参与这方面的开发研究。
4、它应当是一个有机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。
我们的中药材种植使用了四十年化肥,打了四十年农药,尽管药典规定不允许含化肥、农药、重金属,但我们没有这样先例,种不出没有化肥、农药、重金属的中药材!怎么办?
我们熟知的生态农场从2005年开始探索药用植物有机种植技术和根茎类药用植物(包含农作物)全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,至今已有十年实践,技术非常成熟,我们可以引进他们为安国中药安全和提升品质出力,因为是有机药材和农作物,它的价格大大高于一般药材和农作物价格,农民的收益也会大大提高。
5、它应当是一个药用蔬菜的种苗培育基地。药的用量有限,民以食为天,只有饮食才是最大的消费。比如人得了肠炎,医生让吃止痢片,你肠炎痊愈,给你止痢片,你还敢吃吗?反之,人天天要吃饭吃菜,这才是最大的用量。只有种植药用蔬菜才能给安国人带来财富,只有药膳工业兴旺了,才能给政府财政带来收入。
6、它应当是一个中药旅游、健康养生园有了以上基础,再由专家团队组成“健康咨询服务站”,发挥中医‘看未病’、‘慢性病’、‘老年病’的特长,利用中药材绿色环境,服务站设置理疗室、养生房、天然氧吧、养生园、采摘园等景点,使疗养者漫步植物园,享受美好人生,也是植物园吸引人流的看点和亮点,这里我们就不细说了。
7、它应当是一个健康饮食体验馆,一为旅游客人服务,更重要的是把大城市的饭店老板拉来,让其品尝,进而加盟我们健康饮食连锁店,使产业形成循环。
8、它应当是一个药用植物标本室、旅游品馆、保健品馆、药用植物花卉棚、药用植物美化绿化棚、药用植物室内培菜棚群,可以面对来客和走进城市卖标本、卖花卉、卖苗木、卖培具和种子种苗、卖旅游保健品。
9、它应该是安国对外展示安国药材质量的窗口和品牌。我们用互联网宣传,引来合作者,让我们的技术人员走出去,产生效益;引来国内这方面专家,让他们把技术带进来,提升我们农民和自己。
总之,安国的中药园应当是转型配合安国药市从贸易型转向生产型,种植从有公害到无公害的典型,做一个质量核心样板基地。
安国药市转型有两条路,一个是中药工业中的药膳工业;一个是中药农业中的药材种苗培育、药膳两用蔬菜和还有安国多人参与的外地基地建设,只有这两条路走对了安国药市的转型才能叫成功。
《永信中药网》陈永增
手机微信:15933540095
|